“以学定教”课改大赛
4月23日,五寨一中举行“以学定教”课堂教学改革大赛颁奖仪式,为历时52天的课改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。本次大赛自3月初赛启动以来,全校一线教师立足学情、深耕课堂,通过“以学定教、以教促学”的实践探索,为应对县域生源质量下滑难题提供了教学改革新思路。
以赛促改:
从“同课异构”看课堂转型
在复赛阶段,学校创新采用“同课异构+学情适配”模式,从高一年级随机抽取四个班级学生参与听课评价。参赛教师需在20分钟微型课堂中,针对同一课题设计差异化教学方案。代校长指出:“短课不‘短’要求,参赛教师必须精准把握学情,用最少时间呈现最核心的教学逻辑。”这一赛制倒逼教师跳出传统“满堂灌”教学,转向以学生认知规律为主导的课堂设计,最终实现提升参赛教师实际教学能力。
课堂亮点:
从关注知识传授到关注学生学情
在本次大赛涌现出一批紧扣学情、突破传统的教学案例,实现知识建构与素养培育线并行:
“现在请把手掌紧贴桌面,匀速向前推——注意指尖发白时,这就是静摩擦力在‘抵抗’!”教师以沉浸式体感实验开场,学生通过皮肤触觉直观感知摩擦力的方向与作用条件,将抽象概念转化为肌肉感知。
“对酒当歌的‘当’是‘应当畅饮’还是‘对酒高歌’?”教师以字义辨析为手术刀,引导学生从语言细节切入文本深读,深刻领会曹操的忧患意识和广纳贤才的胸襟。
学生化身1837年的道光帝与维多利亚女王,用微信模拟对话还原外交博弈。通过对比中英两国对“贸易”“主权”的认知差异,层层剖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。
“假设你揣着百元大钞买冰棍,老板找不开怎么办?”教师抛出校园生活难题,引出“大额钞票换零钱”的类比:ATP如同将“百元能量”拆解成“一元小票”的流通货币,学生在笑声中领悟高能磷酸键的“化整为零”的“货币”奥秘。
从铁器生锈(得失氧)到钠在氯气中燃烧(化合价升降),再到微观电子转移,教师以“剥洋葱”式探究设计,带领学生穿透现象表层,最终触摸到电子得失的化学反应本质内核。
……
扎根现实:
为县域教育突围探路
颁奖仪式上,代校长强调:“‘以学定教’不仅是是教法改革,还是对五寨县教体局、教育集团 “狠抓教学” 工作要求的有力落实,更是教育良心的实践。面对生源数量质量双下降的严峻形势,教师必须主动破局。”同时,他还着重指出,师德师风建设要常抓不懈,不仅要体现在教师个体道德素养的提升,也要体现在关注学生、践行“以学定教”的教学实践中。
“当教师眼中真正看见学生,教育就能在贫瘠土壤里开出希望之花。”
此次赛课为我校“以学定教”的教学实践提供宝贵经验,并为我县基础教育改革贡献一中力量。
大赛获奖名单
一等奖:岳 君 王 瑞
二等奖:肜荣荣 张 娟 雷 丽 李保兰
三等奖:李晓琳 张彩霞 黄宇春 张 庆
马云梅 武丽霞 郝丽娟
新秀奖:刘娅娜 戴宏宇 秦 娟 郑慧美
徐 静 薛 菲 管琴琴 李星星